战机扬尘升空,机场暂停运营,航班临时改线,这一系列反常动作,打破了北约东部边境的平静。而且呢,乌克兰在前线接连遭遇败仗,情况变得有点棘手。
9月7号那天,俄军调动了810架无人机,对乌克兰的军工综合体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纳特告诉美联社,这次是自冲突开始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攻击。
看看地面局势吧,24小时之内,双方的地面部队在好几个方向都持续激烈交手,一共爆发了184场战斗。
据俄国防部新闻稿透露,刚刚过去的一天里,乌军损失了大概1340人,但乌方自己说在这段时间,俄军也损失了960人。
除了俄乌双方的冲突,还有一件令人汗颜的事:
乌克兰的苏梅州萨德基村,竟然拖了两天,乌军和哥伦比亚的雇佣兵真的打起来了。
一支哥伦比亚的雇佣兵队伍在森林里发现了看似俄军的动静,便打算抢先动手。
原来那帮人实际上是乌克兰第80空中突击旅的兵员。
双方一时误判了对方的身份,结果就直接开火了,炮弹和无人机都上去了。
俄军的侦察小组在远处盯着全过程看,直呼:“简直不敢相信啊。”
一直到两天之后,乌军的上头才发现这事儿,紧接着下令停火。
打了整整48个小时,战场上一点能区分敌我的人机机制都没有,说明乌军和雇佣兵之间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通信也搞不通,情报更别提共享了。
乌克兰的指挥系统现在简直乱成一锅粥,根本搞不清楚谁管谁,指令传达得乱七八糟。
哥伦比亚政府后来一确认,现在在乌克兰作战的哥伦比亚雇佣兵大概在五千到六千人左右。这帮人在专业训练方面没到位,语言沟通也有障碍,跟乌克兰军队的配合实在不怎么样。
还没完呢,俄罗斯国防部在9月9日透露,俄罗斯的空军和炮兵对乌克兰的弹药库、指控点以及远程无人机发射区进行了打击,还摧毁了一个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装置和操作室,俄方防空体系一共击落了230架无人机。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欧洲议会的全体会议上发言了,主要谈到了对乌克兰的帮助以及冲突发展的情况。
卡拉斯提到到目前为止,欧盟已经完成了向乌克兰交付200万发炮弹目标的80%左右,而原定的10月目标是全部交付完毕。这也就是说,在短期内,俄乌之间的火力差距不会太明显。
俄乌战场上,无人机从最开始的侦察装备变成了主要的攻击武器,成了双方撕裂对方防线的关键利器。
那天,波兰也掀起了不小的动静。
乌克兰空军说,俄罗斯无人机闯进了波兰的领空,威胁到了扎莫茨市,那得离乌克兰边界也就大约40英里左右。
波兰作战司令部说,波兰和盟国已经赶紧派出战机,来保障空中安全。为了防范,波兰的地面防空系统和雷达已经提升到最高戒备状态。
实时监控屏幕上显示,一架美军F-35战斗机飞入了波兰东部的空域,正与一架荷兰空客A330多用途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完成对接。
这晚上的天空,波兰已经拉开了战世界杯的帷幕。
波兰军方说,大约有11架俄罗斯无人机从沃伦州以西飞过,进入了波兰和摩尔多瓦的领空。
听说有一些无人机直接朝热舒夫飞去,那儿可是乌克兰从西方获取武器供应的重要交通枢纽。
波兰政府随即关闭了几个机场,其中就包括热舒夫那边的。
民航班机不得不绕行,导致延误严重,乘客们都被困在机场里了。
这是波兰自从俄乌冲突开始后,头一次因为外头的威胁把空域关了起来。
9月10日凌晨,波兰武装部队作战司令部在官网上发布声明,表示为了保障领空安全,指挥官已经启动了所有应急措施,军方都已准备好随时应对。
俄军的无人机越过波兰边界,这事儿到底是偶然发生的突发状况,还是早就算计好的动作?
到现在为止,俄方还没做出明确回应,只是表示“注意到了相关报道”。
这波动作显得像是在向欧盟发出个警示——记得9月4日,马克龙刚说过,欧洲的26个国家都准备派兵乌克兰。
在战火之外,乌克兰的内部政治局势也搞得一团乱。
最近,很多欧洲媒体都在报道,说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被传是在基辅方面下达了禁止前外交官离境的命令之后,迅速离开乌克兰,跑到波兰去了。
虽然官方说这是“公务出差”,但库列巴自己在接受意大利《晚邮报》采访时承认了这事,还坦率地说:“我从没想到会像小偷一样逃离自己的国家。”
库列巴曾经是泽连斯基政府里的要员,是外交部门的代表人物。
泽连斯基签了个法案,把原本独立的国家反腐局和反腐特别检察官办公室都归到司法体系里,由总统办公室来管。
这两家机构一直得到了美欧的支持,一直是西方掌控乌克兰内部治理、监督大事的重要手段。
库列巴曾公开批评泽连斯基限制两家反腐机构的自主权,这种限制前外交官出境的禁令,看得出来就是专门针对他的。
库列巴的出境动作,整体来看,常被看作是乌克兰高层内部路线出现分歧的一个缩影。
在战场之外,俄罗斯国内也传来了不同的声音。
9月8日,车臣领袖卡德罗夫公开说:“只有乌克兰合并到俄罗斯以后,和平才有可能实现。”
话一出来,乌克兰外交部马上回应,说这是“极端主义的表态”。
克里姆林宫既没有否认,也没有做出澄清。
自从冲突开始,卡德罗夫一直扮演“先头兵”的角色,带领他的车臣部队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他既是联邦内部某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同时又拥有私人武装的地方负责人。
他的政治身份其实挺微妙的:在内部,他被看作是忠心耿耿的榜样;到外面,则被视作“代理先锋”的代表。
现今俄罗斯外交部还是说着“愿意协商”的话,但另一方面,卡德罗夫却叫嚣着要“吞掉全部地区”。
这种“红白脸”演双簧的场景,可不是头一回了。
普京态度看起来硬邦邦的,完全不给欧盟留一点面子。
乌克兰的状况明显在恶化,没有北约撑腰的话,随时可能崩溃。
波兰出现的无人机,要么是俄罗斯向西方试探的一次动作,要么就是乌克兰自己搞的警告信号。
北约应对波兰无人机事件的方式,直接关系到今后战争,是继续扩大规模还是逐步减缓。
在国际舞台上,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也可能牵动成千上万的生命与利益。
#热问计划#
51我要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